作者:聚创深大考研网-李老师 点击量:978 2022-08-06
据悉,深圳大学2023年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目录公布,聚创深圳大学考研网小编为你整理如下内容:
化学工程
基本信息
专业085602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
学制3年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院名称108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招生人数100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755-26534421
电子信箱zy2696@szu.edu.cn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914]无机化学;
复试科目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
专业方向 |
指导教师 |
01 |
精细化工 |
吕维忠,陈国强,张俊民,余振强 |
02 |
高分子化学工程 |
陈彦涛,王恒,李冰石,吴奇,朱才镇,田雷,於秀君,刘会超,辛红,李连伟,李霄鹏,周学昌,徐坚 |
03 |
能源化学工程 |
宋中心,吴其兴,卓海涛,周学龙,米宏伟,邓立波,从广涛,刘洲,谢杨苏,曹慧群,李翠华,胡琪,何传新,陈宏宁,李永亮,孙灵娜,王芳,符慧德,张培新,赵辰阳,任祥忠,范梁栋,张雷,柴晓燕,李倍,杨恒攀,高春梅,邵静,于佳立,胡江涛,张黔玲 |
04 |
生物化学工程 |
马晨生,文震,张平玉,刘聪慧,赵丽青,范方辉,魏波,王奔,刘翼振,易江,何庆华,袁秋华,王明良 |
专业介绍
085602 化学工程:
专业代码:085602
学制:3年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道德修养和学术品德;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团结合作精神。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理论或应用方面具有创造性见解或成果;
5、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使用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
1、精细化工:主要在纳米生物材料的合成与应用,药物分子设计、合成与应用,甲壳素材料的改性合成与应用,有机凝胶的合成与应用,人工角膜中支架材料合成与改性、光学中心区材料合成与改性,纳米隔热复合功能涂层的合成与应用,透明荧光陶瓷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表面功能涂层制备、改性与应用,碳凝胶材料与多元催化剂制备。与深圳珠三角地区的相关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研究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类项目,结合工业实际和学校实验室研究规范,获得解决企业实际生产、工程的能力。以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工艺规范制定与设计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
2、高分子化学工程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性能纤维的功能化及工程化,化学功能涂层及工艺,高分子凝胶材料的修饰及功能化应用,智能高分子与超分子材料工程与工艺,表面结构的应用研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着重在珠三角范围开展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包括技术咨询、技术转移、技术服务、联合技术攻关等。研究生通过学校和企业导师联合立题,工业实际结合,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技术部门解决技术难点和工艺规范,以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工艺规范制定与设计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
3、能源化学工程方向依托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平台,研究领域主要有锂(钠)电材料合成、燃料电池、纳米正极高比容量锂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电化学净化技术等。本方向在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实力雄厚,与多家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可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使其不仅能够全面学习课程知识,而且还能够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并重,成为在能源化工及其相关行业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4、生物化学工程方向特色在于设计、合成化学小分子以及功能纳米材料,用于各种疾病等诊断与治疗、生物分子探针开发等领域。同时致力于新型食品胶体的制备及工艺,功能性营养素纳米载体抗氧化和抑制肥胖活性和新型抗氧化剂的绿色合成和应用,食源性危害因子的高效快速分析和检测,以及工业酶制剂的高效表达和应用等食品科学相关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与深圳及珠三角的食品企业、相关药企等进行联合培养学生,培养场地在学校实验室及企业研究中心。
三、导师队伍
本专业导师共有77人,教授20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青年长江1人,国家优青1人),副教授28人,讲师29人。主要导师介绍如下:
吴奇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博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荣休伟伦化学讲座教授和物理荣誉讲座教授。198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专业毕业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鹏年教授。1987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校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1989-1992年在德国BASF公司:先为洪堡基金会Fellow,在Dieter Horn博士的指导下同Wolfgang Schrof博士合作一年;后获永久雇用,任固体和高分子物理部、分散体系组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1992年辞去BASF永久职位后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历任英制讲师 (Lecturer)、教授 (Reader, 1996;越过高级讲师一级)、化学讲座教授(Professor of Chemistry, 1999)和伟伦化学讲座教授 (2010)。1995年受聘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并与1996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母校建立了其第二个实验室。鉴于其对深入理解高分子溶液中链的构象、动力学和相变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吴奇教授分别于1999和2003年获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Fellow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坚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2001年当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材;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仿生材料)获得者;2000-2008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科研/财务/院地合作等);1998-2005年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8-2013年纤维改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2005年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兼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专项组组长;2006-2010年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首席专家;2011-2015年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 863计划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973计划碳纤维项目首席专家;2009-2015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何传新教授:深圳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021 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排名第一),2020 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J. Mater. Chem. A 新锐科学家, 2019 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排名第八),2015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2015 年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奖 (独立),2014 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的开发、高性能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110余篇,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J. Am. Chem.Soc.,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等杂志共发表论文70 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 的论文36 篇;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3 项,授权29 项,申请美国专利5 项,授权3 项,实现专利转化2 项。
李霄鹏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于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在阿克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起,在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2016年转入南佛罗里达大学, 2019年晋升终身副教授;2020年加入深圳大学任“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冠名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质谱仪器研制及表征技术, 配位键自组装超分子化学和超分子材料。近年来, 研究内容包括 (1) 提出了基于配位点密度的多重配位键自组装策略,实现了复杂超分子的精准构筑; (2)发展了独特的多维度质谱技术,突破了复杂超分子结构的表征瓶颈;(3) 基于独特的表征方法和多重配位键自组装策略,构筑复杂功能超分子,实现有效的功能调控。共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Science、Nature、Nature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Nature Commun. 、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学术期刊。
周学昌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深圳大学荔园优青。 200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高分子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5-2010 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 2010 年 8 月至 2014 年 1 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2014年2月,加入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高分子表界面、人-机交互柔性电子、生物传感与健康运动监测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近年来,在自粘附柔性导电界面、韧性凝胶防雾抗冰界面、液态金属瞬态柔性电子等方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组迄今获国家、省、市各级项目近20项,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其中入选ESI高被引论文6篇、热点论文1篇,被引用近4000次。申请专利30余项,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研究成果被英国皇家化学会的 Chemistry World 、Nature 出版集团的 NPG Asia Materials 、MaterialsViews China 、ChemistryViews 等媒体报道。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和“互联网+”等竞赛获国家、省级奖5项,研究成果获第二十一、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
四、课程设置
专业外语、工程数学、高等物理化学、能源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环境治理新技术、应用电化学等。
五、教学资源
本院拥有小角X-散射仪、X-射线衍射仪、单晶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仪(400M)、扫描电子显微等价值一亿余元的仪器设备,建有深圳市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新型锂离子电池与介孔正极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柔性可穿戴能源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环境化学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以及深圳市类石墨烯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工程实验室,以上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均对研究生开放。
本院与比亚迪、雄韬等国际著名公司均有良好的合作,可充分利用它们的资源进行研究生的培养。此外,为大力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为学生提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培养能够掌握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我院已于2019年设立学术交流基金:3-5万/人,定期选拔外语水平高、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赴海外合作高校(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进行中长期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
近5年,为拓展学生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学院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260人次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过去一年来,学院邀请包括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孙学良院士,中国科学院彭孝军院士,中国科学院柴之芳院士,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等在内的中外教授、学者到访,就各自研究的前沿领域与学院师生互动探讨,反响良好。
六、奖助体系
奖助学金主要包括:1、由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构成的学校奖励体系;2、“鹏程奖学金”、“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院长奖教奖学金”社会奖学金构成的社会奖学金;3、国家奖学金;4、另外每位研究生还可获得导师设立的助教金。按照我校奖助政策体系,以全日制学习方式的非定向硕士研究生一年获得的奖助学金均不少于0.8万元,表现优异的将不少于6万元,如累计学校现有国家助学金、荔研优学奖学金、社会(企业)奖学金等,一年所获奖助学金可超过10万元。
七、培养特色
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研究生主动地、广泛地吸收知识和进行创新性研究,注重将导师的科研方法、科研技巧、科研经验传授给研究生,通过实践环节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研究生从一入学就可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工业生产工艺和技术研究,介入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同时向研究生开放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权限,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实验技能。
八、以往生源情况
近5年来,化学工程专业共录取了530余名学生,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学子,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报考要求
热烈欢迎有志于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事业的优秀青年报考。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深圳大学2023年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目录公布"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